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五顆星好評★
  ‧史上最完整的兒童海洋百科全書,從海嘯到海藻,認識海洋的一切大小事
  ‧大量清晰的解說圖片,讓讀者輕鬆掌握海洋的科學和結構
  ‧超過350張精美的彩色照片,緊緊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充滿有趣的小知識,還有海洋相關工作者的訪談,從不同角度呈現海洋多樣的面貌
  ‧了解海洋如何跟我們密不可分,息息相關,我們又該如何保育海洋

  海洋涵蓋地表超過七成的面積,更製造了大氣中一半的氧氣,然而對我們來說卻依然神祕,充滿許多未知和謎團。

  《終極海洋百科》將帶讀者遊遍四大洋,從水面到海床,一步步解說海洋的結構,以及介紹海洋中各種各樣奇妙的生物。地球的四大洋並不全都只是海水,你會了解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也會認識到住在海洋中不同深度和區域的動物有什麼特徵,以及如何適應嚴峻的生存環境。

  你知道海底也有火山嗎?你知道颱風是在海上形成的嗎?又知不知道地震是怎樣引發海嘯的?

  你可以在本書中一一找到答案!《終極海洋百科》以簡單易懂的文字和清晰的圖示,詳細解釋海洋的科學、地理和自然現象,包括洋流、潮汐、海浪、甚至是海島的形成,更帶讀者從盤古大陸開始,探索地球是怎樣逐漸變成現在的面貌,以及各種氣候和海洋怎樣相互影響。

  除此以外,書中也有篇章關於沿岸地區和人類的海洋活動,介紹海洋如何塑造海岸的生態和樣貌,以及人類和海洋的互動。透過本書,小朋友不僅能夠徹底認識我們的海洋,也會更清楚人類與海洋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係,人類怎樣危害海洋,而我們又能怎樣盡一分力,減輕對它造成的傷害。

  *注音:是○  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麗絲汀娜.威爾斯頓


  寫過數本關於動物與科學的童書,著作包括《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Ultimate Body-Pedia: An Amazing Inside-out Tour of the Human Body)、《獻給熱愛馬的女孩們》(For Horse-Crazy Girls Only )、《史密森尼學會問答集:鳥類》(Smithsonian Q&A: Birds),以及多本關於動物的書與文章。溫斯頓的個人網站:christina-wilsdon.com

譯者簡介

林怡德


  臺師大翻譯所碩士,現專事口筆譯,曾任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CASE PRESS編譯,國際海洋與地質協會(AOGS)口譯。熱愛海洋生物,已盡量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希望能還給地球更純淨的海洋。
 

目錄

前言 6 
探索海洋 8
 
第一章:海洋 10 
地球:充滿水的世界 12 
太平洋 14 
太平洋:美麗奇觀 16 
太平洋:海洋動物 18 
大西洋 20 
大西洋:美麗奇觀 22 
大西洋:海洋動物24 
印度洋 26 
印度洋:美麗奇觀 28 
印度洋:海洋動物 30 
北冰洋 32 
北冰洋:美麗奇觀34 
北冰洋:海洋動物36 
海水 38 
海洋結構:海洋的分層 40 
透光層 42 
微光層 44 
無光層 46 
潛入深淵48 
深海生物 50 

第二章:海洋生物 52 
充滿驚奇的海洋 54 
食物網 56 
浮游植物 58 
海藻 60 
浮游動物 62 
水母 64 
獅鬃水母 66 
箱型水母 68
珊瑚 70 
珊瑚礁上的生物 72 
海綿 74 
多彩多姿的海綿 76 
藤壺 78 
巨蚌 80 
擬態章魚 82 
巨型洪堡魷魚 84 
甲殼類動物 86 
雀尾螳螂蝦 88 
巨型寄居蟹 90 
雪人蟹 92 
棘皮動物類 94 
太陽花海星 96 
蛇目海參 98 
海鞘100 
魚類 102 
硬骨魚 104 
旗魚 106 
密斑刺魨108 
綠頜鸚哥魚 110 
鯊魚、魟魚和鰩魚112 
大白鯊 114 
鯨鯊 116 
蝠魟 118 
海龜120 
赤蠵龜122 
革龜 124 
鯨魚、海豚和鼠海豚 126 
座頭鯨 128 
虎鯨 130 
瓶鼻海豚 132 
海豹、海獅和海象 134 
太平洋海象 136 
韋德爾氏海豹 138
北極熊 140 
海獺 142 
海鳥 144 
黑背信天翁 146 
企鵝 148 
國王企鵝 150 

第三章:不斷變動的海洋 152 
海浪 154 
洋流和環流 156 
垃圾帶 158 
馬尾藻海 160 
全球輸送帶 162 
注意頭上,晚餐來囉! 164 
潮汐 166 
超級大潮 168 

第四章:狂野的天氣 170 
水循環 172 
氣溫上升 174 
聖嬰現象 176 
雨季 178 
海上的風暴 180 
氣候變遷 182 

第五章:海底探索 184 
海面下的世界 186 
移動中的板塊 188 
超級高的海嘯 190 
海底的山 192 
島嶼 194 
島嶼的誕生 196 
珊瑚礁 198 
神奇的島嶼動物 200 
海底山和海底火山 202 
海溝:海裡最深的峽谷  204 
深海平原 206 
海洋斜坡:陸地和海洋的交界處 208 

第六章:沿岸 210 
海岸 212 
海岸分層與各種生物 214 
好玩的沙子 216 
崎嶇的岩岸 218 
潮池生活 220 
海岸邊的家 222 
馬尾藻海 224 
海藻林 226 
可愛的潟湖 228 
廣闊的紅樹林 230 
豐富多樣的河口 232 
海蝕洞、懸崖和海蝕柱 234 

第七章:當人類遇見海洋 236 
海岸邊的生活 238 
捕魚去 240 
探索海洋 242 
潛入深海 244 
貨船 246 
地球的燃料 248 
復育棲息地 250 
拯救海洋生物 252 
拯救海洋:保護各個海域 254 
恩瑞克‧薩拉的純淨海域保護行動 256 
與海洋學家葛瑞絲‧薩巴對話 258 
你也可以幫助海洋 260
字彙表 262 
推薦資訊 265 
索引 267 
圖片來源 271 
致謝 272
 
 

前言

  水呀,水呀,到處都是水!這就是地球──面積有四分之三覆蓋著海洋的岩石行星。

  人類是陸居動物,身體也適應了環境,能夠呼吸空氣和走路。我們在陸地上生活、工作和玩樂,即使有時候會到海中游泳、乘船、衝浪,還是在。人類喜歡生活在陸地上,不過有些動物則是在水裡比較自在,約有80%的生物都住在海裡。
事實上,地球上「適合居住的地方」大概有99%都在海洋中。「適合居住的地方」指的是生物能夠生存的地方,海洋提供了很多這樣的空間,包括海面、深海以及這兩者之間的海域。剩下1%適合居住的地方則是陸地,也就是你我、螞蟻以及斑馬等各種各樣的生物居住的地方。

  海洋製造了大氣中一半的氧氣,也就是大多數生物──包括植物──賴以生存的氣體。海洋和大氣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持續地交互作用。當風吹過海面,會掀起海浪和推動洋流,冷卻或提高海水溫度,並帶走水氣。海洋也冷卻或提高空氣的溫度,把水氣變成雲,再以雨或雪的形態落下。沙漠中降落在頭上的一滴雨,一開始可能是離陸地非常遙遠的水蒸氣!

  許多奇妙的動物和有機體生活在海底、海上和海邊。有的海洋動物,像是鯨魚、鯊魚、北極熊、企鵝和章魚,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但是海洋還充滿了很多活像是科幻小說家想像出來的奇特生物,比如說會發光的魚、受到驚嚇時會噴出內臟的海參,和吃死亡鯨魚骨頭的「殭屍蟲」。

  小時候我很愛在沙子裡東挖西挖,或是在美國東岸的沙灘上觀鳥,度過了很多歡樂的時光;長大後,一直住在美國有大浪滔滔的西北部岩岸。我真的很享受研究海洋,撰寫這本《海洋百科》,希望你們也享受潛入書中遨遊。

科普作家與《終極海洋百科》的作者
克莉絲汀娜‧威爾斯頓


  閉上眼睛,想像你身在深海,周圍又黑又冷,還聽到遠方傳來鯨魚的叫聲。

  你會遇到既奇特又美麗的生物,有的會以為你要吃掉牠們,有的會想你到底有多好吃。不過你的體型比大多數海中生物大得多,所以你會覺得非常安心。適應了海底的環境後,你會開始注意到深海充滿了微微的閃光,看起來就像是夏日夜晚閃爍的螢火蟲,那可能是魚在用光互相溝通,或是吸引獵物。蝦子也會閃出亮光,作用就像是「別靠近」的警告牌;章魚在逃離捕食者時,也會身後留下一道光跡。海洋真是一個詭異又迷人的世界。

  海洋非常廣闊,有許多地方還沒有人深入探索。每年我們都會發現新的生物,研究新的海底山脈。海洋影響許多的事物,例如我們呼吸的空氣成分,房子外面的氣溫等。如果說我們非常依賴海洋,可能會令人驚訝,因為人類畢竟不是在海底生活。但這個說法的確是事實:沒有海洋我們就無法生存。

  身為海洋學家,我可以在海上做研究,還能嘗試解開海洋的謎團,我覺得沒有比待在海上更棒的事情了。我因為工作的關係走遍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發現地球有多麼的美麗,特別是海洋。海洋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險惡狂暴;有時清澈,有時混濁;有時寒冷,有時溫暖;有時寬宏大量,有時殘酷不堪。不管海洋多麼的喜怒無常,永遠充滿生機,召喚我們去探索它、認識它。好好享受閱讀本書,希望有一天也能跟你在海洋上相遇!
 
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
瑞克‧凱爾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483438
  • 規格:精裝 / 272頁 / 21 x 30 x 3.8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8歲~12歲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地球:充滿水的世界

我們居住在一個有很多水的美妙行星上,這個行星就叫做地球。不過如果你從外太空看地球,可能會覺得「海洋」這個名字更適合用來稱呼地球!

海洋涵蓋了地表71%的面積,看看右邊這張圖就知道了。這是地球的第一張完整肖像照,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的太空人在前往月球途中從外太空拍攝。照片中的地球幾乎整個是藍色的,上頭點綴著一絲絲漩渦狀的白雲,看起來就像一顆藍色的彈珠,所以這張舉世聞名的照片又叫做「藍色彈珠」。

海洋不僅覆蓋地表大部分的面積,也包含地球上大部分的水,約占全球水量的97%,其餘的3%大多以冰的形式儲存在冰川和冰帽中,最後的一小部分才匯集成湖泊和池塘,流進河流和小溪,化為雨水,或是滲入看不見的地底下。

全世界的海洋分成四個不同名字的「洋」,主要以大陸與各種海底地形為界,例如海底綿延的山脈,稱為海脊。這四個海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與北冰洋。

那「南冰洋」呢?

你可能常讀到地球有五大洋而不是四大洋。雖然多數的海洋學家認為圍繞著南極洲的海域是獨立的海洋,叫做南極洋或是南冰洋,但是長久以來,大家都把這片海域視為大西洋、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一部分。不論算不算獨立的海洋,這些靠近南極洲的海都很冰!南極洲幾乎完全被厚冰覆蓋,冬天的時候,這塊大陸周圍也會形成海冰。地球上約90%的冰都在南極洲冰原。

你一定不知道

全世界的海洋中有13億4000萬立方公里的水。如果用1加侖的家庭號牛奶瓶來裝這些水,可以裝滿約3垓5267京瓶(1京等於1000兆),把這些牛奶瓶從太陽排到海王星,可以來回將近600萬次!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與地區都開發使用了能夠追蹤病毒傳播鏈的應用程式(Corona-Tracing-App)。然而在德國,對於這類App的爭議頗多,許多人擔心,使用手機數據追蹤傳播鏈,會對個人隱私造成侵害。於是,來自歐洲八個國家的130多位專業人士共同開發了一款「既能追蹤感染者的接觸對象,又能全方位保護隱私」的公益軟體CoronApp。... Foto: imago images/Future Image 《法蘭克福匯報》製作了一份圖表,向大眾解釋了CoronApp的使用:... - Nach der Installation erzeugt die neue App eine zufällig generierte ID, die keine Rückschlüsse auf den Nutzer zulässt. - Begegnen sich zwei Smartphone-Besitzer, werden die IDs nur lokal auf den beiden Geräten gespeichert. - 如果兩位用戶相遇,他們的ID就會儲存在雙方的設備上(僅本地儲存)。 - Wer die Diagnose erhält, dass er mit dem Virus infiziert ist, sendet seine bis dahin gespeicherten IDs zu einem Server des Robert-Koch-Instituts oder Heinrich-Hetz-Instituts. Sie erhalten nur die IDs, keine weiteren Daten. - 用戶一旦被確診,軟體就將手機中儲存的所有ID發送到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或者海因里希·赫茲通信技術研究所(HHI)的伺服器上。這兩個研究所只會收到ID,不會收到其他更多的數據。 - Die Institute können dann mit Push-Meldungen die entsprechenden Kontaktpersonen der Vergangenheit warnen, ohne deren Identität zu kennen. Ältere Daten werden von der App automatisch wieder gelöscht. - 收到ID後,這兩個研究所就能向相應的接觸者推送警告信息,但並不會知曉他們的身份。此外,這款App還會自動刪除舊數據。 - Bluetooth hat eine Reichweite von um die 10 Meter, einige Geräte schaffen auch 100 Meter. - 藍牙設備的有效範圍大約為10米,有些設備甚至能達到100米。 - Die App soll so programmiert sein, dass beide Geräte eine kritische Nähe erreicht haben müssen, bevor die jeweils andere ID gespeichert wird. - 這款App的設定是,兩臺設備只有在互相之間的距離足夠「危險」 的情況下,才會儲存對方的ID。 HHI研究所所長維甘德(Thomas Wiegand)在接受採訪時強調,這款App不會儲存個人信息。「我們只測量距離與時間,並不關心誰在什麼地方見了什麼人。」此外,是否使用這款App,完全是民眾自願的選擇(freiwillige Nutzung)。根據YouGov的一項民意調查,約50%的民眾認為,對與確診者有過接觸的人進行定位是有用的。... Foto: RND 鑒於其對數據保護的嚴格規定,這款App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德國各界對於病毒傳播鏈追蹤App的輿論風向。德國聯邦議院數字化議程委員會主席Manuel Höferlin認為,這是「現行法律框架下理智的解決辦法」(eine vernünftige Lösung innerhalb des geltenden Rechts)。這一項目使他更加堅信,「即便是在危機之中,也沒必要把健康保護和數據保護完全對立起來。」德國政府也對這款App寄予厚望。一位發言人表示,這款App能夠幫助減緩病毒傳播的速度。一旦目前對公共生活進行嚴格限制的規定有所放鬆,這款App就應該被投入使用。此外,這款App還可能在歐洲各國通用。在本周三與各聯邦州長的電話會議上,默克爾也說,如果測試證明,這些App的確能使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更為有跡可循,那麼她也完全贊成向民眾推薦這款軟體。... Foto: bundesregierung.de 但是,仍然有人認為,這款App並不會對防疫工作帶來什麼幫助。例如,Michael Spehr在《法蘭克福匯報》官網上發表評論稱,「這些App來得太晚了」。... Foto: F.A.Z Spehr認為,等這些App真的在德國投入使用時,感染人數早就破十萬了,那時追蹤感染鏈也沒什麼意義了,被通知到人也沒辦法去醫生那兒做檢測。而且另一個缺陷就是,並不是每個和感染者近距離接觸過的人都會感染。因此,這些App會給出很多「假警報」。可以預見到,一段時間後,用戶們就會產生這樣一種印象:提示太多,乾脆忽略(Die Hinweise sind so zahlreich, dass man sie ignoriert.)。無論爭論如何激烈,目前,這款App已處於測試階段,德國政府希望能在4月中旬將其投入使用,至於能否取得成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https://www.deutschlandfunk.de/kampf-gegen-coronavirus-ausbreitung-wie-handy-tracking.2897.de.html?dram:article_id=473614 https://www.deutschlandfunk.de/covid-19-bundesregierung-haelt-corona-tracking-app-fuer.1939.de.html?drn:news_id=1116466 責任編輯:戴鈺昕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gRaORJ0.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5389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太平洋SOGO附近韓式木馬燙東勢美式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專業染髮燙髮髮廊台灣大道附近瀏海減齡方式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台灣大道附近頭皮舒活護理推薦髮廊
和平短瀏海飛機頭推薦染髮髮廊 北屯復古卷燙髮推薦髮廊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台中男士理髮推薦大肚不顯老的髮型推薦髮廊 梧棲氧氣瀏海 台中西屯染髮推薦台中中長髮造型推薦髮廊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后里隨性捲短短髮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灰色霧感台中染髮推薦台中東區好感度最高色系推薦髮廊 北屯美式沙龍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在地推薦染髮技術很好的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體驗文這邊最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